舌尖上的中國, 是CCTV於2012年播放的一套紀錄片,主要是由食物的角度,去看今天的中國,可以說是一套飲食片,也可以是一套自然風光片。每種食物,都由一個個小人物的小故事,細說出來,以一個類似Discovery Channal的模式,加上明快的節奏,配上悅耳的音樂,去介紹我們熟悉的食物是從何來的,我們在街市看到,在桌子上吃到的食物,雖然故事經過少不了的修飾與美化,但背後有多少的淚水和汗水,並不是我們所想的如此容易和必然。
由貴重的松茸至普通不過的蓮藕,都得來不易,有如唐詩中的「鋤禾日當午,汗滴禾下土,誰知盤中飧,粒粒皆辛苦。」是值得我們去看去看的一套片。
CCTV官方試看在文章最後.
第一集去了哪裏:雲南香格里拉、雲南大理附近的諾鄧山區、浙江、廣西柳洲、湖北嘉魚蓮藕的鹽及火腿、吉林查干湖、廣西京族三島、海南三亞
[松茸如何採]
在雲南的香格里拉的原始森林,有一群以採集松茸為生的藏民。松茸是珍貴的食物,一年只有雨季中的2個月可以採摘,於凌晨3時,採松茸的人就開始一天的生活。一般走一公里 的路,才能採摘到一朵松茸。
松茸分開48個等級,這是一級松茸的樣子。松茸由產地的80元,6小時後變成在東京的700元。
價值$1600的一盤炭烤松茸
===
[古法制鹽和火腿]
同樣在雲南的大理附近,深山中的一條村落,還保存上千年的古法制鹽。由鹵水開始,再經過多重步驟,就成為了我們在超市裏賣的鹽。
古法制鹽
由煮鹵水開始
直至結晶成形
整形
成熟的諾鄧火腿,是這樣的,跟本不是想像中的樣子。切開後就是我們熟悉的樣子,最接近骨頭的肉,有點像意大利的火腿。
這是火腿
這也是火腿
切開後就像我們平常看見的火腿
[蓮藕的辛酸]
我們看到平日在街市看見的蓮藕,也是經過如此多的人力,才能送到我們的面前。他們不是在網魚,是採藕。一年有6個月都在努力,為的是養活一家。
採藕一定要用人手,沒有機器是取代,在淤泥高至成人的腰部,採藕需要很多的體力及細心。如果破掉的話,價錢會差很遠。
[旅遊與魚祭]
另一邊在吉林,有統傳的冰上捕魚,每年都有個捕魚祭,跟據老人的說法,因為旅遊和商業,現在的祭典已經和老人記憶中的相差很遠。
驢在冰上拉魚網
冰很透明,站在冰面上能看見水中的魚網
豐收
吉林除夕全魚宴
同場還有廣西京族三島的最後漁民與現在高樓大廈林立的三亞
版權由版權持有人所有
沒有留言 :
背包豬和小白去旅行!
由3月18日至4月2日期間,情報文將有限度更新, 其他文章將暫停更新,暫停留言回覆,敬請留意。
注意:留言需待驗證後才會公開。如部份手機版網頁留言板運作不順暢,可嘗試使用電腦版本版面的留言板。